《古朗月行》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析:
诗文
```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
诗句解析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内容: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称为白玉盘。
解析:开篇以回忆小时候的情景入手,用质朴的语言描绘出孩童对月亮缺乏认知的状态。将月亮称为“白玉盘”是孩童凭借直观感受,根据月亮圆润、皎洁的外形特点,联想到生活中常见的白玉盘,展现出儿童天真烂漫、想象力丰富的特点。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内容:又怀疑它是瑶台的镜子,飞在青云端。
解析:紧承上句,孩童的想象进一步拓展。将月亮比作瑶台的镜子,这一想法新奇大胆,增添了诗歌的浪漫氛围。描绘出月亮高高悬挂在青云之上的状态,使月亮更具空灵、神秘的感觉。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内容:月亮里有仙人和桂树。当月亮初生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月亮渐渐圆起来,就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
解析:这一部分充满神话色彩,描绘了月亮中的仙人和桂树,增添了诗歌的神秘和浪漫气息。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内容:白兔捣成的仙药,问它是给谁吃的。
解析:继续描绘月宫中的景象,白兔捣药的形象增添了月宫的神秘感,引发读者对月宫生活的遐想。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内容:月亮的圆影被蟾蜍蚀去,明亮的月夜已经残缺不全。
解析:描绘月亮的阴晴圆缺,象征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增添了诗歌的感伤色彩。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内容:后羿曾经射下九个太阳,天地清明安宁。
解析:提到后羿射日的故事,表达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怀念和对和平安宁的向往。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内容:月亮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没有什么可看的了。
解析:诗人对月亮的沦落感到悲哀,表达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内容:忧愁来了不知怎么办,心中凄惨悲伤令人心肝欲裂。
解析:结尾部分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月亮的深情和对人生苦难的感慨,情感真挚,催人泪下。
整体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月亮的不同景象和诗人的情感变化,营造出一种奇幻、浪漫的意境。诗人以儿童的视角和口吻,展现了月亮的神秘和美丽,同时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整首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充满了浪漫主义的风格,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建议
这首诗适合在中秋之夜或赏月时朗读,能够引发读者对月亮和人生的深思。通过对比不同诗人的作品,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月亮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