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学校图书馆建设标准

时间:2025-03-26 13:44:31 悲伤文案

大专学校图书馆的建设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建筑面积:

图书馆的建筑面积应不低于6000平方米。

经费:

年补助经费不低于80万元。

人员构成:

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数占职工总人数比例不低于60%。

图书资源:

图书年入藏总数不低于5000种,年外借册次不低于20万册次。

现代化技术装备:

评估得分不低于80分,包括现代化技术装备、数据库建设、自动化网络建设等。

信息节点和服务器:

信息节点数满足业务需求,有单独的服务器满足性能和数量需求,并保证安全及速度,有一定容量的数据存储空间。

工作站:

配备读者用机、检索机,设备维护及时,完好率达到95%以上,数据库及时更新。

资源共建共享:

参与全国或地区性集团采购,参与区域性资源共建共享[B5]。

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

包括硬件、网络情况、环境优雅、卫生整洁、学习氛围浓厚等。

文献资源建设:

馆藏图书达到教育主管部门的标准,近三年年进新书量达到3册/生均及以上,报刊订购种数与读者人数之比不低于15%[B12]。

领导体制和组织机构:

机构设置应为学校的二级建制单位,实行校(院)长领导下的馆长负责制,设有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B13]。

工作人员要求:

图书馆工作人员学历、职称及年龄结构应合理,原则上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本科学历人员比例不低于50%,中级职称人员比例不低于50%。

空间规划和布局设计:

图书馆应有合理的空间划分,包括阅览区、借阅区等,并为读者、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工作条件。

建筑设计:

图书馆建筑设计应结合图书馆的性质、特点及发展趋势,采用先进的管理方式,适应现代化服务的要求,造型美观,与环境协调,并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这些标准旨在确保图书馆能够提供充足的学习和研究资源,同时满足现代化、信息化服务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