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是一个 汉语成语,意思是指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个成语出自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具体故事是诸葛亮在赤壁之战前夕,面对周瑜的刁难,巧妙地利用大雾和曹操的多疑性格,通过草船借得曹军十万支箭。
具体来说,周瑜为了陷害诸葛亮,要求他在三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识破这是周瑜的计谋,却淡定地表示只需要三天。他利用鲁肃的帮助,准备了几条草船,并在大雾中驶向曹军水寨。曹操因怀疑雾中有埋伏,便命令弓箭手向江中射箭,结果箭矢都射在了草把子上。待到雾散后,诸葛亮命令船队迅速返回,成功借得了十万余支箭,同时也挫败了周瑜的暗算。
这个成语不仅反映了诸葛亮的智慧和胆识,也常用来形容运用智谋,借助他人力量来达到自己目的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