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菜名》是相声中非常经典的一段贯口表演,通常由两个演员配合完成,一人负责报菜名,另一人则进行回应和互动。以下是一个简化版的《报菜名》台词示例:
逗哏(甲):我们这位演员啊,很多观众都认识。
捧哏(乙):啊,您客气。
逗哏:经常啊在收音机里头,电视里头看到您。
捧哏:倒是经常的广播。
逗哏:您是天津市曲艺团的演员。
捧哏:对啊。
逗哏:原籍是北京人。
捧哏:不错。
逗哏:一直就在北京住。
捧哏:唉。
逗哏:现在家不还在北京哪?
捧哏:啊,在北京哪。
逗哏:您住在新街口北小五条十三号。
捧哏:啊,对,对,对。
逗哏:是不是?
捧哏:对。
逗哏:家里都好啊?
捧哏:都不错。
逗哏:老太太好啊?
捧哏:身体健康啊。
逗哏:大哥好啊?
捧哏:也不错啊。
逗哏:大嫂子好?
捧哏:不错。
逗哏:孩儿们都上学了?
捧哏:全上学了。
逗哏:替我向老太太问候。
捧哏:谢谢您。
逗哏:呵呵。几口人?
捧哏:六口人。
逗哏:六口人都挺快活?
捧哏:每位全不错。
逗哏:您住的是小五条。
捧哏:啊。
逗哏:小的时候我跟您住街坊。
捧哏:唉,咱俩是邻居。
逗哏:我住小六条。
捧哏:啊?
逗哏:一条胡同。
捧哏:对对对。
逗哏:我比您大一岁。
捧哏:啊。
逗哏:我今年四十五,您四十四。
捧哏:差一岁。
逗哏:那年我八岁。
逗哏:您这岁数,记得小时候咱们胡同里的事儿不?
捧哏:哎呀,那可多了去了,那时候咱们胡同里热闹极了。
逗哏:对啊,我还记得您小时候爱偷吃糖葫芦。
捧哏:哪有的事,您这是在逗我。
逗哏:说真的,您小时候有没有什么特别喜欢的菜?
捧哏:说到这个,我可就多了,比如炖肉、炸酱面,那可是我的最爱。
逗哏:哦,那您可得给我报几个菜名,让我也尝尝。
捧哏:行啊,那我给您报几个:红烧肘子、糖醋鲤鱼、宫保鸡丁、炸蛎黄、炒肝、卤煮火烧。
逗哏:哎呀,听你这么一说,我都饿了。
捧哏:那咱们就去尝尝?
逗哏:好啊,走!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示例,实际的《报菜名》台词会更加丰富和多样,包含更多的菜名和更生动的互动。在表演时,演员会根据观众的反应和现场气氛灵活调整台词,以达到最佳的表演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