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是中国现代文学和教育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和观点对中国现代教育、现代文学和现代出版事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是一些叶圣陶的著名美文摘抄:
《稻草人》
"明耀的星月或者徐缓的凉风看守着整夜,在这境界这时间里惟一的足以感动心情的就是秋虫的合奏。它们高低宏细,疾徐作歇仿佛经过乐师们的精心训练,所以这样地无可批评,踌躇满志。"
《没有秋虫的地方》
"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我很怕看见有些儿童读物把世间描写得十分简单,非常太平。这是一种诳骗,其效果只能叫儿童当发觉原来不是这么一回事的时候喊一声‘上当’!"
《改变遗风》
"春天盗动了现况。你没有去寻找,却突然发现,所有未曾明了的出去回来了!晚年早步了些,星星点点的碎事,竟成为一幅旧事,竟成为一种感情以及内容。"
《覆亡记》
"他们拖着老迈趋堂而待,聚精会神凑千字篇,充填无数校考苦差,饿死的横队旗,饿死的遗思,糊涂一张张考卷。"
《书桌》
"十多年寄居乡下的时候,曾经托一个老木匠做一张书桌。我并不认识这个老木匠,向当地人打听,大家一致推荐他,我就找他。对于木材,我没有成见,式样也随便,我只要有一张可以靠着写写字的桌子罢了。他代我作主张,用梧桐,因为他那里有一段梧桐,已经藏了好几年,干了。他又代我规定桌子的式样。现在这些木板,要等它干透了,才好动手做书桌。他恐怕我不相信,又举出当地的一些人家来,某家新造花厅,添置桌椅,某家小姐出阁准备嫁妆,木料解了开来,都搁在那里等待半年八个月再上手呢。'先生,你要是有功夫,不妨到他们家里去看看,我做的家伙是不容它出毛病的。'他说到'我做的家伙',黄浊的眼睛放射出夸耀的光芒,宛如文人朗诵他的得意作品时候的模样。我知道催他快做是无效的,好在我并不着急,也就没说什么催促的话。又过了一个月,我走过他门前,顺便进去看看。一张新书桌站在墙边了,近乎乳白色的板面显出几条年轮的痕迹。老木匠正弯着腰,几个手指头抵着一张'沙皮',在磨擦那安抽屉的长方孔的边缘。我说再过一个星期,大概可以交货了吧。他望望屋外的天,又看看屋内高低不平的泥地,摇头说:'不行。' 此后下了五六天的雨。"
《侥幸万分的竟然是晴明的正午的离别》
"一切都安适了,上岸回去吧,快要到开行的时刻了。'似乎很勇敢地说了出来,其实呢,处此境地,就不得不说这样的话。但也不是全不出于本心。梨与香蕉已经买来给我了,话是没有什么可说的,夫役的扰攘,小舱的郁蒸,又不是什么足以赏心的,默默地挤在一起,徒然把无形的凄心的网织得更密罢了,何如早点儿就别了呢? 不可自解的是却要送到船栏边,而且不止于此,还要走下扶梯送到岸上。自己不是快要起程的旅客么?竟然充起主人来。主人送了客,回头踱进自己的屋子,看见自己的人。可是现在——现在的回头呢? 并不是懦怯,自然而然看着别的地方,答应'快写信来'那些嘱咐。于是被送的转身举步了。随后想起应该上船,便跨上扶梯;同时用十个指头梳满头散乱的头发。 倚着船栏,看岸上的人去得不远,而且正回身向这里招手。忽地觉得这刹那间这个境界很美,颇堪体会。待再望岸上人,却已没有踪迹,大概拐了弯赶电车去了。起初以为一出吴淞口便是苍茫无际的海天,山头似的波浪打到船上来,散为裂帛与抛珠,所以只是靠着船栏等着。谁知出了口还是似尽又来的沙滩,还是一抹连绵的青山,水依然这么平,船依然这么稳。若说眼界,未必开阔了多少,却觉空虚了好些;若说趣味,也不过与乘内河小汽轮一样。于是失望地回到舱里,爬上上层自己的铺位,只好看书消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