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母爱太深
小明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常常考验他的考试成绩。因为他的成绩不好,老师让他改练习卷。看到他学习的痛苦,母亲决定每天晚上陪他一起改错题。每次当小明成功地解决一道数学题,母亲都会用爱抚摸他的头,引导他正确推算,陪他一起研习。多日以后,小明渐渐变得勤奋起来,考试成绩开始有所提高。
故事二:哥哥有爱心
一位十岁的哥哥叫小勇,每天上学时都会带弟弟小贝一起去学校。爸爸因为工作原因无法每天接送他们,小勇便主动承担起这个责任,无论刮风下雨,都会准时出现在校门口,带着弟弟走进教室。
故事三:老师的关怀
张显芹老师是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和少先队辅导员。在一次家访中,她发现班上的浩浩行为习惯较差,座位底下常常丢很多垃圾,一坐下就喜欢脱鞋,还到处乱扔。为了帮助浩浩,张老师决定去走访一下他的家长。一个星期六的下午,她和数学老师骑着电动车来到浩浩家。到了浩浩家,他们发现浩浩的爸爸双手残疾,妈妈有智力障碍,家庭生活非常困难。看到这一切,老师们眼眶湿润了,也明白了浩浩行为习惯差的原因。在离开时,浩浩的爸爸充满感激地说:“感谢老师们的来访,今后我一定配合学校好好地教育他,帮助他慢慢地改变。”
故事四:孩子的热情
当老师到达马同学家楼底的时候,家长和孩子竟然都热情地出来迎接。马同学给老师摆出了他的压岁钱,还给老师们看了他的拼的乐高,有泰坦尼克号、模拟钢琴、宇宙飞船等。他还介绍了他的家庭成员,漂亮的姐姐、慈祥的姥姥姥爷。老师称赞了他一番,讲了讲他最近在学校做事很有责任心、热爱劳动、学习认真。马同学特别希望被认可,不住地点头。姥姥姥爷见状,紧紧抓住老师的手,连声道谢,他们非常感谢学校能给孩子创造这样良好的学习环境,对老师们到来表示感谢,也感到感动。
故事五:家庭的支持
墨墨身为三个孩子中的老二,一年级时总是独来独往,课间独自寻觅玩耍,上课注意力也欠佳。但他的父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孩子的爱。孩子的每件事他们都亲力亲为,不仅每晚耐心辅导作业,还每周陪墨墨骑车去上书法课。频繁与老师交流孩子情况,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在家访过程中,老师发现墨墨的父母非常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他们用实际行动支持孩子的成长。
这些小故事展示了家校之间的温暖互动和孩子们在家庭中的成长。通过家访,老师们不仅了解了学生的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还增强了与家长和学生的情感联系,为后续的教育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