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的《燕歌行》最后四句“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暗含了以下两层对比:
军人艰苦与后方思念的对比
“铁衣远戍辛勤久”描绘了边疆战士们身着铁甲、长期驻守边疆的艰苦生活,体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军人无私奉献的精神;“玉箸应啼别离后”则通过“玉箸”(美玉制成的眼泪)的意象,暗示后方少妇对远征战士的思念与悲痛,形成军人辛劳与后方情感的强烈反差。
个体悲剧与时代背景的对比
“少妇城南欲断肠”聚焦个体家庭因战争遭受的痛苦,展现了战争对普通民众的直接影响;“征人蓟北空回首”则将视角拉回宏大的战争场景,凸显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与无奈,形成个体悲剧与时代悲剧的对照。
作用分析
这四句通过对比手法,既深化了诗歌对战争残酷性的批判,又强化了人性的光辉。前两句以景写情,烘托出边塞的荒凉与战士的坚毅;后两句以情写景,通过少妇的视角反衬出征人的孤寂与牺牲。这种对比使诗歌兼具了个人命运与时代烙印,成为边塞诗的典型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