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听戏 摘抄:
又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其中的趣味。”
赏析:这一段通过林黛玉听戏的感受,表现出她对戏曲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内心的共鸣。她感叹戏中的文章之美,同时也反映出她对自己命运和人生境遇的无奈和哀愁。
林黛玉读《西厢记》 摘抄:
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词中又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
赏析:林黛玉通过引用古诗词和《西厢记》中的句子,表达了她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哀思。这些引用不仅丰富了她的内心世界,也展示了她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敏感的情感。
香菱学写诗 摘抄:
香菱是个苦命女子……环境的变化激发了香菱学写诗的愿望,宝钗笑她“得陇望蜀”,劝她“且缓一缓”,可她急切得很,于是去找黛玉。
赏析:这一段通过香菱学写诗的故事,展现了她不甘命运、渴望知识的精神。宝钗的劝慰和黛玉的鼓励,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秦可卿托梦 摘抄:
秦可卿临死托梦王熙凤:“婶婶,你是个脂粉队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你如何连两句俗语也不晓得!常言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 ‘登高必跌重’。”
赏析:秦可卿的托梦不仅是对王熙凤的警示,也是对整个贾府未来的预言。她提醒王熙凤要居安思危,不可沉迷于眼前的荣华富贵。
贾母游栊翠庵 摘抄:
当下贾母等吃过了茶,又带了刘老老至栊翠庵来。妙玉相迎进去。众人至院中,见花木繁盛,贾母笑道:“到底是他们修行的人,没事常常修理,比别处越发好看。”
赏析:这一段通过贾母游栊翠庵的描写,展现了贾府对修行的重视和对自然美的欣赏。同时,也反映了贾母对妙玉的尊重和对佛教文化的推崇。
这些摘抄不仅展示了《红楼梦》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世界,也反映了作者曹雪芹对人生、命运和社会的深刻思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叙述,这些段落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红楼梦》这部伟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