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的来历确实与嫦娥奔月有关。以下是关于嫦娥奔月传说的详细描述:
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个美丽神话故事。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英雄后羿力大无穷,射下了九个太阳,拯救了百姓。后羿的妻子嫦娥为了保管后羿求得的长生不老药,最终服下了这枚药丸,飞奔月亮成为了月宫中的仙女。
每到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人们会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而吃月饼也成为了纪念嫦娥奔月的一种方式,寓意着团圆和感恩。
其他传说
除了嫦娥奔月,月饼还有其他传说和来历。例如,与抗击元朝统治有关的传说,以及与古代农历八月十五的庆祝活动有关的传说等。
历史起源
月饼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这被认为是中国月饼的雏形。北宋时期,宫廷中流行一种称为“宫饼”的食品,后来演变成圆形,寓意团圆美好。
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在民间逐渐流传开来,饼师们将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使月饼成为中秋节必备的食品。
综上所述,嫦娥奔月是月饼的重要传说之一,人们通过在中秋节吃月饼来纪念嫦娥,寄托对团圆和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