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物喻理的清正廉洁的诗句和名言如下:
《蝉》 - 唐·虞世南诗句: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解释:蝉在高处鸣叫,声音传得很远,并不是因为秋风的力量,而是因为它自身的高洁。
《石灰吟》 - 明·于谦诗句: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解释:石灰石经过千万次锤打和烈火焚烧,即使粉身碎骨也不畏惧,只愿留下清白在人间。
《墨梅》 - 元·王冕诗句: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解释:王冕以墨梅自喻,表达自己不追求外在的夸赞,只愿留下清高的气节。
《画菊》 - 宋·郑思肖诗句: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解释:菊花在寒风中依然傲然开放,即使凋零也不愿落入污浊的尘土中,象征着高洁不屈。
《题贿金》 - 明·吴讷诗句:
萧萧行李向东还,要过前途最险滩。若有赃私并土物,任他沉在碧波间。
解释:诗人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竹石》 - 清·郑燮诗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解释:郑燮以竹子自喻,表达自己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象征着清正廉洁。
这些诗句和名言通过不同的物象,表达了清正廉洁、高洁不屈的精神,是古代文人墨客对廉洁从政的推崇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