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成语
无能为力 指没有能力去做某事,常用于形容客观条件限制或自身能力不足。
爱莫能助
虽然心中关切,但力量无法帮助,多用于表达对他人困境的无奈。
力不从心
心里想做但力量不够,强调主观意愿与客观能力的矛盾。
二、扩展表达
束手无策
形容遇到问题毫无解决办法,常与“进退两难”连用。
无可奈何
指办法或条件限制,只能接受现实,常带有消极情绪色彩。
无计可施
没有可行的计划或策略,强调策略性无力。
三、四字词语补充
鞭长莫及: 比喻力量达不到,常用于形容距离或能力边界。 手足无措
力不胜任:能力不足以承担任务,多用于职责或工作负荷过重。
一筹莫展:毫无计策可施,强调思路堵塞。
四、近义词辨析
无能为力与 力不从心:前者强调完全无法行动,后者侧重能力不足;
爱莫能助与 无可奈何:前者侧重无力帮助,后者侧重无法改变现状。
注:部分成语如“黔驴技穷”(比喻有限本领用尽)和“大厦将倾”(比喻事物衰败)虽含无力感,但侧重点不同,需结合语境选择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