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提出的关于太阳系的 理论是星云假说。康德在1754和1755年期间出版的《一般自然史与天体理论》(又译《宇宙发展史概论》)中,提出了这一理论。康德认为,太阳系的所有天体,包括太阳和行星,都是由一团由大大小小的微粒所构成的原始星云通过引力和斥力的相互作用逐渐形成的。大微粒吸引小微粒,凝聚成较大的团块,这些团块在运动中发生碰撞和聚集,最终形成太阳和围绕其运转的行星。
具体来说,康德认为:
原始星云:
太阳系起源于一团由大小不等的固体微粒构成的原始星云。
引力与斥力:
星云中的微粒在引力和斥力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凝聚成更大的团块。
太阳的形成:
在引力最强的区域,物质逐渐聚集形成太阳。
行星的形成:
太阳外围的微粒在太阳的引力作用下向中心下落,由于斥力的作用,这些微粒从直线运动转变为围绕太阳的圆周运动,最终形成行星。
康德的星云假说为后来的天体力学和太阳系起源研究奠定了基础,对科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