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蹴而就”和“一步登天”是两个常用的汉语成语,虽然都含有“一步到位”的比喻意义,但侧重点和用法有所不同:
一、核心含义差异
一蹴而就 - 字面:
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完成。 - 引申:强调完成动作的迅速性和过程的简易性,多用于形容复杂任务在短时间内完成的可能性(常含否定意味)。
一步登天 - 字面:
一步跨上青天,比喻一下子达到极高的境界或地位(如官职晋升)。 - 引申:多用于形容人突然得志、地位飙升,常带有讽刺意味(如讽刺投机取巧)。
二、搭配对象与语境
一蹴而就:可搭配事物(如改革、创业、学习等),强调“时间短、成功快”。- 一步登天:只能搭配人(如某人突然升职),不能搭配事物。
三、感情色彩
一蹴而就:中性词,但常用于否定句(如“成功不会一蹴而就”)。- 一步登天:多含贬义,讽刺不切实际的快速成功。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一举成功、一蹴即至、马到成功。- 反义词:欲速不达、铢积寸累、一事无成。
示例对比
一蹴而就:
“学习英语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积累。”(否定句,强调长期性)
一步登天:
“他凭空获得巨额财富,真是一步登天。”(讽刺句,强调地位突变)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更清晰地理解两个成语的差异及其在不同语境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