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心学中的四句真言最后一句是 “为善去恶是格物”,其完整表述为: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补充说明:
四句教的核心意义 - “无善无恶心之体”:
心即理,心本身没有善恶之分,善恶是心的作用结果。
- “有善有恶意之动”:当心产生善念或恶念时,便有了动机的产生。
- “知善知恶是良知”:良知是人与生俱来的道德判断能力,能分辨善恶。
- “为善去恶是格物”:通过实践善行、消除恶念,达到与天理合一的境界。
历史地位
这四句话被后世称为“心学四决”或“心学四训”,虽历经数百年仍被尊崇,对明代及后世哲学、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文献依据
四句教出自王守仁《传习录》中的记载,其学术思想体系包含“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核心概念,强调内心修养与外在行为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