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歪斜斜是一个 汉语成语,读音为wāi wāi xié xié。这个成语的意思是由震颤的状态所引起的不整齐,或者用来形容属于颤抖的人或物的特征状态。它出自曾朴的《孽海花》第三回,原文是:“面前摊一本青格子,歪歪斜斜写着草体字的书,书旁边供着一个已出椟的木主。”
歪歪斜斜的近义词包括歪歪扭扭,反义词则是端端正正。这个成语可以用来作定语或状语,通常用来形容不端正的状态。
例如,在描述字迹时,可以说:“他的字写得歪歪斜斜,让人难以辨认。”在形容物体摆放不整齐时,也可以说:“桌子上摆满了歪歪斜斜的书本和文具。”